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苦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韧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乐境,”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雷文华的餐饮生涯正是经历了此三个阶段,受过常人无法受过的苦,才成就了自己在闽菜制作上的至高造诣。
在和中国“十大厨王”雷文华的交谈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他对于厨师职业的热爱,作为拥有中国烹饪大师、亚洲国际烹饪艺术大师头衔的名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位闽菜大师璀璨耀眼的餐饮人生。
半路学厨,烹调出一道道名菜
雷文华,1973年出生于福建福安的一个偏远山区,幼时家境贫寒,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忙着干农活维持生计,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他读小学四年级时就趴在灶台上给全家人做饭。一边忙着给灶膛塞柴火,一边搬来板凳踮起脚尖炒菜。就这样,个头还没有灶台高的雷文华在灶台与灶膛间两头跑,跑出了对烹饪的一种最原始质朴的热爱。
中专毕业后雷文华就开始外出工作贴补家用。他进鞋厂当过流水线工人,也在建筑工地下过苦力,还做过瓷砖小生意……辗转几年后,他开始思考他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正巧当时在福州西湖宾馆做厨师的叔叔跟他说:“学个手艺吧,这样走哪里都不会饿着。”就这样,1992年19岁的雷文华选择穿起白袍进了厨房,3年时间里,从打荷到炒锅再到厨师长,雷文华展示了他过人的厨艺天赋。
从1992年开始学厨到2006年的15年时间里,雷文华山南水北的走,“游学”于全国各地的酒店。山东、济南、南京、上海、广州…..福建省西湖宾馆、上海市徐汇区龙岩大饭店、福州市金源国际大酒店、浙江温州城南大酒店、浙江绍兴市凯豪大酒店、莆田建成大酒店……都留下他奋斗的身影,去过的地方他自己都已数不清,这对于他来说既是历练也是吸纳百家所长,见多才能识广,才能鞭策自己不断进步。他认为,小酒楼更加注重利益本身,赚钱是第一要位,相对而言,星级酒店有更好的团队建设,也更加注重厨师自身能力的提升,会有更大的空间促进菜式创新,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他会有意识的偏向星级酒店。
2006年来莆田工作后,雷文华开始深入研究莆田菜。莆田人口味和福州地区有共通点,也有区别之处。但是在他看来,相逢不是矛盾,地道才是王道。“民以食为天”, “吃”的市场是无穷大的。尊重规律,不断去挖掘迎合当地人熟悉味道的菜品,研发让新一代人猎奇的新菜式。
要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味觉上的迎合是不可缺少的。雷文华回忆说,在当时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滑的现实面前,他主管的建成大酒店餐饮部业绩却是年年看涨。雷文华带领团队在菜色上苦下功夫,打造出诸多名菜。如竹香南日鲍、滴露鸭、秘制飘香鸡、金汤淮山燕、蒙古羔羊排、鲍汁翡翠方、传统月子汤等等远近闻名。其中竹香南日鲍因其口味鲜香,鲍鱼肥嫩鲜美,得到顾客的赞扬及认可,2016 年被评为福建省十大名菜。被收入商务厅编的《闽菜飘香》,作为20道福建代表菜之一。南日鲍作为莆田海域特产,用元宝造型器皿装盘。鲍”谐音“保”,“元宝”谐音“永保”。蛋代表平安、喜庆。寓意妈祖永远保佑普天下大众“家庭和睦,生活和美”。
坚持梦想,终成就中国十大厨王
雷文华学厨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他从厨开始先从事打荷,同时还需兼传菜工作。他回忆说,当时师傅传授烹调的技巧都以“口传“形式,经常等雷文华传完菜回头再学时就错过了菜肴的调料配置过程,为此,要完整学会一道菜得费不少功夫。“我那个时候仅是记一道荔枝肉都要看四次过程,才能记录完整的制作方法。有的菜,如果不凑巧甚至要经历十几次。”雷文华举例道,“晚上回到出租屋,还要仔细回想每个步骤、主料、配料、调料等。”正是凭借着这一股好学的劲头才使得雷文华成为厨艺高超的烹饪名厨。
提起老师金宁飞——注册中国烹饪大师,雷文华说道 “我学厨的经历跟其他人还有点不同,我一到厨房就开始打荷,因此可以近距离和师傅在一起。后来有幸认识了金宁飞师傅,他在闽菜烹调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我从他身上不仅能学到做菜技艺,师傅的为人从厨的名师风范也一直烙在我心上。”师傅给他的从厨之路点亮了一盏启明灯。
雷文华谦虚内敛的性格和“三人行,必有我师”好学态度,使得他在一次又一次酒店工作过程中丰富自己的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厨艺。那个时候雷文华心里一直都有一条自己的准则:到一个地方就多学一点东西,不在乎我去那边能做多久,在乎的是能学多少。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文化、饮食特色,甚至路边的小摊,也许都能吃到自己做不出来的美味,都能成为他虚心请教的老师。“离开的原因是觉得自己还年轻,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更接近最终目标。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蚕食掉你的活力,吞噬你的工作热情,失去战斗力。我不想变得麻木,最终失去自己的梦想。”年少只身出门闯荡,求知欲和勇气治愈了漂泊感。非科班出身,年少学厨时刻苦的学习经历告诉他,一个人只有不断去学习,才能更加靠近成功,而学习最快的方法,无疑就是踩着前人的脚步前进。对于工作他求自己精益求精、锐意进取、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现在的他已经是中式烹调高级技师、闽菜大师、注册中国烹饪大师。


2014年雷文华荣获福建省烹饪技能竞赛金奖、福建省“金牌工人”称号、福建省“技术能手”称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5年雷文华赶赴广州参加第六届全国“劲霸杯”厨艺绝技争霸赛,并获得手拉活海参金奖,同年荣获“手拉活海参王”称号。
2016年雷文华获得第三届全国名厨烹饪邀请赛金奖、闽菜大师金爵奖、第七届全国海鲜烹饪技能大赛特金奖、2016年度中华金厨奖、第二届中国厨师烹饪技艺大比武华山论剑总决赛金勋奖、金奖,被授予中国“十大厨王”称号。这是雷文华实至名归的一年,是他从业以来攀上的又一座高峰。实现了从普通厨师到大师的华丽转身。
雷文华并不满足于国内的成就,还希望在国际规格的赛事中崭露头角,更希望让闽菜走向世界。在2015年的法国巴黎国际烹饪中餐大赛中,他荣获四钻金奖,还获得了“巴黎国际杯”中国美食国际文化节杰出贡献奖。在国际烹饪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这不仅是对其个人的肯定,也是对闽菜的肯定。让世界认识闽菜。一个优秀的厨师能做得一手好菜不让人讶异,但将菜肴作为中外交流的纽带,这就显得难能可贵。
心怀感恩,愿为企业管理的千里马
雷文华对于厨师职业严谨认真的态度,以及他精湛的闽菜厨艺, 让他成就了餐饮行业的“千里马”,2017年他被连江世纪鸿腾大饭店这位“伯乐”赏识,并担任行政总厨。他将优秀的闽菜展现给前来下榻的中外商旅。


“菜品是一家酒店的心脏,心脏是不能停的。菜好吃了,其他配套再跟上,酒店不愁没有客人。反之,东西不好吃,送给人吃都没人愿意。”雷文华总结道:“一个优秀的厨师,味型与技艺应该深植体内,具备这样素质和能力,发挥起来无需繁杂的准备,自信就是最好的调味。一家酒店若要经营地好,菜品、服务、环境、价格等几个因素都息息相关。好味道就是餐饮业的招牌,好的厨师一定是经受过市场的考验,所以厨师人员最好要稳定,培养忠诚的中坚力量尤为关键。”
雷文华不仅会烧菜,管理员工也有自己的心得:“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但是同样的错误,我不希望他们一直在犯,给与改正机会,也要谨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作为一位名厨,同时也是企业管理者,雷文华更希望将自己的个性与企业的文化相辅相成,他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把职责落实到相关负责人身上,做到敢于放手,信任团队。
雷文华一直觉得厨师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它值得你付出,值得你热爱,被委以重任的雷文华早把酒店当成自己的家、自己的企业去做。
酸甜苦辣咸,浸润百味生活。酒店的义务虽是为消费者奉上好味道,但是雷文华明白,食客才是酒店的衣食父母,众乐乐才能吃得香。
这些就是行政总厨,在食客的舌尖上,铭写着对味觉的精致追求。
硕果累累,26年征服人生每一座高峰
雷文华1992年从业,致力于闽菜、燕鲍翅制作。先后在上海、福州、温州、绍兴、莆田多家星级酒店、酒楼担任厨师长、行政总厨。
他先后荣获2011年中国烹饪首届“辽参王子”称号,2014年福建省烹饪技能竞赛金奖、福建省“金牌工人”称号、福建省“技术能手”称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巴黎国际烹饪中餐大赛四钻金奖、“巴黎国际杯”中国美食国际文化节杰出贡献奖、2015年度中华金厨奖、第六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特金奖、第六届全国“劲霸杯”厨艺绝技争霸手拉活海参特金奖,2015年荣获“手拉活海参王”称号,2016年第三届全国名厨烹饪邀请赛金奖、闽菜大师金爵奖、第七届全国海鲜烹饪技能大赛特金奖、2016年度中华金厨奖、第二届中国厨师烹饪技艺大比武华山论剑总决赛金勋奖、金奖及“十大名厨”称号。2018年入选《中国烹饪大师名师百人作品精选》第十卷。
在他26年的餐饮生涯中,步履不停,学无止境,早年的走遍大半个中国给自己学习和沉淀的机会,对于雷文华来说,参加比赛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比赛能够让人认清不足,提升技艺。如今他已达中式烹调高级技师职称,荣获注册中国烹饪大师,闽菜大师等称号,兼任中国饭店协会福建名厨委员会常务主席,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委员,福建省技能鉴定中心考评员,福建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常务理事,莆田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雷文华的头衔几乎多到一张名片都写不下。雷文华就像一个登山者,不断攀登,不断超越,并征服了一座座人生高峰。
个人部分荣誉